首页 > 微记录 > 聚焦志愿者 > 阔别51年战友喜相逢
浏览:304|评论:12

阔别51年战友喜相逢

秋天的枫叶

分别51年的战友陈阿五(图左)和苗必亮重逢。

全媒体记者沈潇文/摄

近日上午,在柯岩街道军人之家,两位年逾古稀老兵的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不愿松开。51年前,他们曾经是战友;阔别51年后,当年的青葱少年如今已成为两鬓斑白的老人,能重新相聚,两位老人的眼里噙着泪花,激动不已,有说不完的话,叙不完情。

原来,在5月17日,柯岩街道办事处收到了一封来自江苏镇江谏壁镇马家塘的求助信。写信人是一位叫苗必亮的老人,今年75岁,希望街道能够帮忙寻找一位叫陈阿五的战友,他们当年一起在无锡某野战部队服役4年,是同一个寝室的好战友、好兄弟。两人于1964年入伍,1968年退伍,退伍后就各奔东西,没有再联系过,这一别就是51年。

在柯岩街道军人之家,苗必亮告诉记者,近几年来,随着年岁的增长,他越来越想念当年在一起服役的战友们,前段时间他找到了在诸暨的战友,所以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给柯岩街道办事处写了一封信,想寻找柯岩的老战友陈阿五。没想到经过一段时间,接到了电话,喜讯传来,老战友陈阿五找到了。

接到这封求助信后,街道办事处迅速把信转给了军人之家服务中心的主任、退伍老兵陈茂兴,他了解情况后非常重视,通过公安、民政、各村居等多方寻找,并没有打听到名叫陈阿五的退伍老兵。而在秋湖村,打听到一位叫陈木根的退伍老兵,小名陈阿五,今年已经78岁。后来各种信息一比对,确认两者为战友。

5月29日,苗必亮专门坐动车赶到了柯岩街道秋湖村。时隔半个世纪的两位老人,在军人之家相聚了。

原来当年两人退伍后,苗必亮在无锡一家造纸厂工作,陈阿五则一直在秋湖村务农。苗必亮告诉记者,当时服役期间,正是文化大革命,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大家一起打坑道、到农场里种田、维修机场,那时候的兵要干很多事情。令苗必亮记忆深刻的是,当时所在城市的机械车辆厂成立革命委员会,苗必亮和陈阿五所在部队的120余人前去维持秩序,他们俩和其他几位战士一起将“革命委员会”大大的牌子竖立起来。在服役的4年时间里,苗必亮和陈阿五互相鼓励,互相照顾,建立了深厚的情谊。苗必亮说:“趁自己还走得动,出来找找老战友,今后逢年过节,就是打个电话互相问候,也很开心”。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