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微记录 > 聚焦志愿者 > “沙石”上绘出 美丽画卷
浏览:335|评论:0

“沙石”上绘出 美丽画卷

秋天的枫叶

走在王坛镇沙地村,宽阔的柏油路、规范整齐的商铺、焕然一新的农民公寓……

“沙石”上绘出

美丽画卷

全媒体记者姚陶祎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陶渊明笔下这幅怡然自得的世外桃源风光景象令人神往,在王坛集镇中心有个田园村——沙地村,这里被山水环抱,整个村落仿佛就是一处自然风景。

作为“五星达标、3A创建”的第一批创建村,沙地村紧锣密鼓抓好落实,大刀阔斧推进整治,以党建引领“富强沙地”建设。宽阔的柏油路、规范整齐的商铺、焕然一新的农民公寓……如今的沙地村,白墙黛瓦,充满诗情画意,勾画出一幅喜人的美丽乡村新面貌。

一座沙石上的村庄

沙地村由民兴、沙地两村合并,南北两溪流经村庄,环境优美。这些年,村委积极发展租赁型经济,稳定村集体经济收入,去年村集体收入超147万元。

说到沙地村名字的由来,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据村里老人讲述,沙地村原来是溪滩,长年累月泥沙石子积多了,也不知过了多少年,这里便成了一块平地,先是长出杂草,随着年代的更替也长出了各种树木。有一年,一位姓张的年轻人路过此地,觉得环境甚好,就决定定居在这里。他把平地上的杂草清除干净,发现这里表层泥土肥沃,往下挖便是沙石。从此,他利用表层泥土种起农作物。后来,秦姓人、孙姓人、谢姓人陆续不断地迁移到这里安家落户,在这块平地上建房生息。

“这里田不能挖得太深,一深变成漏沙田,就种不好水稻。”沙地村党总支书记张裕根告诉记者,村民们都深知这一点。至今村民建房挖地基时,不到1米深就会出现黄沙碎石,这就更加验证了“沙地”的特点。

历史文化底蕴深厚

沙地村的秦家街、白鹅潭、太尉庙都有动人的传说故事。一个个故事,让这个民风淳朴的村庄历史文化底蕴更为深厚……

据记载,沙地村原太尉庙始建于清嘉庆年间,内塑有宋朝忠良之将杨令公之九女等雕像。其中有三间大殿,设置戏台一座,戏台上画樑雕栋,飞檐眺阁、龙飞凤舞、飞禽走兽均栩栩如生,堪称一绝,戏台上还有四句诗和横额。

上世纪70年代,由于这里另有所用,原宗庙被拆除。为留存历史文化,1997年,村人募捐在本村的羊角畈处重新建立宗庙。

村民生活乐淘淘

“王坛镇沙地村书法培训班第二次培训安排在18日晚上,欢迎村民踊跃参加。”近日,书法爱好者张国炎在“沙地村民情通”微信群内发出了一则通知,不少村民纷纷留言报名。

原来,为丰富村民的业余生活,提升他们的文化素养,该村村委一直在策划组织惠民文艺演出及各类公益活动。“前几日,张国炎自告奋勇打算在村内开设书法培训班,免费教喜爱书法的村民练字,我们非常支持,村民练习的笔墨纸砚均由村委提供。”张裕根说,经过几天的筹备,第一期书法培训顺利开班,首日就有20多人赶来,年龄最小的11岁,最大的69岁,大家饶有兴趣地在张老师的指导下,认真练习书法。

今后,沙地村书法培训班将成为常态。接下来,村委还会根据村民需求,拓展更多的培训项目,包括乐器、戏曲演唱、乒乓球等,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

“近年来,我们村建起了家宴中心,除了满足村民们宴请的需求,还是我们党员开展宣传、文艺活动的场所,也举办过自己的村晚。”张裕根表示,现阶段文化礼堂创建工作正在有序开展,相信不久的未来村民又将新添一处休闲娱乐的好地方。此外,由乡贤斥资的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也将争取在今年6月底试运行,让留守老人有一个温暖的“家”。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