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饭大姐”的怒放生命
“浙江好人”陈祖娟为他人带去生的希望
本报记者张影文/摄
今年48岁的陈祖娟是王坛镇舒村人,她常年在上海建筑工地食堂打工,平时大家都亲切地称她“烧饭大姐”。这位看似平凡的农村大姐,却是远近乡亲十分敬重的人物,她不光是柯桥区第二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还登记了器官捐献。
献血屋的常客
陈祖娟是绍兴东街献血屋的常客,她定期来这里献血、献血小板,还在献血屋当志愿者,和大家分享自己捐献造血干细胞的经历,鼓励大家一起入库中华骨髓库,为更多生命带去希望。
说起自己为何会成为全区第二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陈祖娟笑称自己“运气好,和对方配对成功”。
陈祖娟告诉记者,2007年,她在上海火车站附近看到一辆献血车,就毫不犹豫地走上去献了血。此后,每年献血成了她的“习惯”。2011年,她加入了中华骨髓库。2015年下半年,她接到柯桥区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电话,她的造血干细胞和一位病人初筛配对成功。之后,高分辨筛查、体检等流程都很顺利,这表明她的身体状况符合这次捐献。
瞒着母亲捐献
“我的丈夫身体不是很好,动过几次大大小小的手术,我很理解家里有病人家人们的心情,我是一个普通人,但我身体健朗,自己有能力,肯定要帮助他们好起来。一开始家人并不支持我的做法,怕对身体有伤害。后来我向医生打听了,捐献造血干细胞对身体并没有影响。”陈祖娟说。
回家后,她与女儿、丈夫一说,家人们也都表示支持,唯独家里69岁的母亲还是不同意,“最后我决定‘先斩后奏’。”陈祖娟告诉记者,她认定要做的事,就一定要做下去。
2016年5月26日,这一天陈祖娟印象深刻,她对母亲说去杭州旅游,实际上瞒着母亲赶赴杭州捐献造血干细胞。她为一位4岁白血病男童带去了生的希望,成为绍兴市第14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陈祖娟也因此被评为助人为乐类“浙江好人”。
登记捐献器官
当问起捐献完造血干细胞,身体情况如何?陈祖娟说:“和捐献前没什么两样,身体状况也不错。”
“我向来喜欢看那些暖心的故事,但身为一个知识不多的农村妇女,先前我不知道自己能为社会做些什么,后来发现,我们这些普通人,其实能做的还有很多。”陈祖娟满是真诚地说。
2016年底,在家人的支持下,陈祖娟进行了器官捐献登记。2017年10月,距离捐献造血干细胞才一年,陈祖娟又去捐献了血小板。“我做的都是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我不求什么,希望这样做能帮助身边需要的人,时时提醒自己给身边的人一点点帮助也好。就像溪流终能汇成大海,一杯水也可以给大海增添力量!”采访中,陈祖娟一再说道。
近日,一场充满温情与欢乐的“夏日送清凉礼谢护城人”与新业态行业人员同秀纳凉晚会...
8月9日下午,在柯桥宝龙广场的幸福蓝海影城内,一场意义非凡的观影活动温情上演。本...
2025年7月30 日,第8号台风“竹节草”强势逼近,柯桥区维持水旱灾害防御Ⅳ级应急响应。...
“奔跑的午餐”是面向夏履镇双叶村叶家山顶老人们的送餐项目。双叶村叶家山自然村是...
7月1日上午,“夏日送清凉礼谢护城人”2025年夏季送清凉系列公益活动启幕。作为柯桥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