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微记录 > 聚焦志愿者 > 让学雷锋做公益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浏览:1041|评论:4

让学雷锋做公益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hello |主题由 hello 于 03-13 16:15 更新



  绍兴温正推拿志愿服务队队长 应攀
会客厅内气氛热烈
  绍兴市文明办傅勇锋处长宣读倡议书后,公益组织负责人在倡议书上踊跃签名。

  让学雷锋做公益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今天是第56个“学雷锋日”,上周,我市11家民间公益组织的代表做客“绍兴晚报新闻会客厅”,并在绍兴市文明办、绍兴晚报编辑部的牵头下,向全市人民发出倡议—-

  ■本期嘉宾

  记者 王敏霞/文 黄霄/摄

  绍兴市文明办副主任 徐人杰

  绍兴日报社副总编、绍兴晚报执行总编 周国祥

  越城区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 王剑

  绍兴市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室主任、副教授 占志刚

  绍兴市人民医院医务社工部主管 沈林燕

  嵊州村嫂志愿服务团队负责人 陈莹

  越城区书圣故里社区党委书记 汤丽英

  新昌关爱老人协会新闻编辑 俞帅帅

  绍兴飞虎救援队队长 杨锦

  柯桥区向阳花开志愿服务队队长 王文娟

  诸暨市壹加壹义工服务中心理事长 俞忠达

  嵊州市“七彩阳光”爱心团队负责人 袁建良

  上虞团区委阳光助残大队队长 章萍

  绍兴市树人服务队队长 吴海良

  志愿者心声

  3月1日上午,绍兴日报社会议室内气氛热烈。以“雷锋”的名义,全市11家民间公益组织的代表做客“绍兴晚报新闻会客厅”,交流学雷锋做公益的心得体会,并在绍兴市文明办、绍兴晚报编辑部的牵头下,向全市人民发出倡议——让学雷锋做公益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1963年3月,毛泽东同志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56年来,时代在变,但雷锋精神始终闪耀着夺目的光辉,成为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为进一步传播“学习雷锋、奉献他人、提升自己”的志愿服务理念,深化服务企业、服务群众、服务基层“三服务”工作,绍兴市文明办、绍兴晚报、越城区文明办联合举办了此次活动。

  本期主持 钟宏娇(绍兴晚报编发中心都市周刊部副主任)

  全市90余万志愿者在行动

  徐人杰:一座城市的温度,不在于它有多么悠久的历史,也不在于它创造了多少奇迹,而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爱,是生活在其中的每个人感受到的温度。目前我市的志愿服务组织形式越来越规范,覆盖面也越来越广。去年发布的《浙江省智慧志愿大数据报告》显示:从全省来看,绍兴志愿者在志愿服务中的渗透率、志愿者活跃度都稳居第一。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志愿者90余万人,志愿服务队伍12000多支,日均开展各类主题志愿活动550多项,年均志愿服务时长达到90万小时。接下来,我们要吸引更多的专业人士加入到志愿服务队伍中来,开展更为贴近群众需求的志愿服务。


  媒体建平台,传递公益正能量

  周国祥:做有温度的新闻是绍兴晚报的办报理念之一。历年来,大量的好心人、爱心事走上绍兴晚报的版面,与全市读者见面,向社会传达了许多正能量。近年来,绍兴晚报也组织和参与了大量志愿服务和爱心慈善活动,建立了读者爱心基金,推出公益版面,以构建一个凝聚各方力量、一起做公益的桥梁。我们希望越来越多的公益志愿服务团体通过绍兴晚报的平台,向社会广而告之温暖的好人好事。


  家门口的“雷锋”,提升了城市温度

  王剑:越城区目前依托雷锋广场、雷锋驿站、道德模范等,把学雷锋做公益渗透到了方方面面,渗透到了百姓的家门口,让大家感受到城市的爱和温度。广泛而大量的志愿服务提升了城市的温度,展现了城市的精神,也让雷锋精神在我们身边有了新时代的内涵拓展。


  学雷锋抓3个关键词:永恒、钉子、传承

  占志刚:何为雷锋精神?如何学习雷锋精神?我认为雷锋精神的最高境界是:在平凡的工作、生活中做不平凡的事。学习雷锋精神要抓住“永恒、钉子、传承”3个关键词。具体到我们每个人,就是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要注重学习、不断提高、开拓进取,把各自的工作做实做细、做到极致;就是要有一种利他的情怀,真心实意做好事、办实事,把好事办好,把实事做实。

  在工作中践行雷锋精神

  沈林燕:自从医院成立“孺子牛”志工服务队以来,我们的队伍一天天壮大,学雷锋做公益的触角延伸到医院的角角落落。以社工带志工的公益方式,也带动了其他医务人员做公益的热情,比如术前抚慰项目,志愿者们的热情付出带动了手术室内医务人员利用休息时间自发为病人进行术前安抚。学雷锋是一条自我修行的道路,在工作中传承雷锋精神,让我们在面对患者的时候,能够用爱去安抚他们焦虑的心,同时我们在帮助别人的同时自身得到获得感,自我得到提升,收获奉献的快乐、生活的意义。


  把公益当成职业来做

  王文娟:以前做公益是爱好,现在做公益已经成为了我的工作。我从2001年开始做志愿者,白天做志愿者,晚上去上班,虽然忙碌却觉得十分值得。2014年,我们的向阳花开志愿服务队成立,从此做公益就成了我真正的职业。在做公益的时候,我觉得身心非常快乐,而且能够在志愿工作中,影响他人一起加入到志愿者队伍中,大家一起来做好事,发挥自身的优势,这也是雷锋精神。


  “村嫂”让“村妇”实现了华丽转身

  陈莹:在嵊州,“村嫂”志愿服务队已经成为了乡风文明的引领者。红帽子、红马甲和一把垃圾钳,是一个“村嫂”的“标配”。自诞生那天起,“村嫂”就注定了它的“草根”“民间”特性,这也是“村嫂”的最大优势。因为她们本就是所在镇村的一员,了解镇情、村情,了解邻里乡亲,只要“村嫂”们愿意,解决邻里纠纷就能够更贴心,帮老扶幼就能够更精准,志愿服务之路也能够走得更实、更远。从“村妇”到“村嫂”,农村妇女华丽转身,颠覆了以往只能照顾“小家”的传统形象。走出“小家”的村嫂们,又在村、镇这个“大家”不断实现更大的价值,包括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


  用善行让孤寡老人老有所依

  俞帅帅:公益,十四笔横折撇捺组成的两个字,背后却浓缩着许多人的无私付出。我们的协会还很年轻,但3年的时间里,我们组织了1500次左右的公益活动,跋涉14万公里路程,号召社会参与公益活动人次达1万以上,志愿者服务时长超过2万小时,志愿者人数从起初的200多名扩展到现在的4800名,靠的是一个人的善行影响并带动另一个人的善行。个个相传才营造出这样一种良好的氛围,我们希望用自己的善行渗透到被许多人忽视的人群中,用善行让越来越多的老人老有所依、不再孤苦。


  公益也要从娃娃抓起

  俞忠达:目前诸暨市有公益小天使3万余人,服务时长达到了9万多小时,服务内容贯穿了文化、健康、关爱、文明、环保、科技等方方面面,平时通过“棒棒糖换烟蒂、小小清道夫、礼让斑马线等生活中最常见也最容易实施的公益活动,让孩子们放飞公益梦想,在梦想中收获成长。虽然孩子们做的或许是身边不起眼的公益,但可以说,公益小天使是在为未来打造一个良好的社会公益生态,培植社会公益理念,也是让学雷锋做公益的理念深入人心,让雷锋精神代代相传。

  公益让我体会到了价值与满足感

  应攀:残障人士是弱势群体,我们感受到了来自社会浓浓的善意和爱心。但我们在受到他人帮助的同时,也想力所能及地为社会做一些事情。平时如果有需要,我们会尽量出门免费为需要的人士推拿,也愿意利用以残助残的方式,对有就业需求的残疾人提供免费培训的服务。在一次次的公益服务中,我们体会到了自身的价值与满足感。同时也希望我们的公益团体能够组织一个共享的志愿者服务平台,让更多的人获得针对性的志愿服务,让服务精确化、有效化,让学雷锋做公益真正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要打造更多接地气的学雷锋品牌

  汤丽英:书圣故里在2017年依托五邻社的构架组建了5大类32支志愿服务队伍,把志愿服务渗透到了社区生活的方方面面,让居民生活的每一天,都有志愿者服务的身影。截至去年12月底,社区累计开展了312场活动,服务人数达到了6730人。在社区的公益服务中可以总结出,让学雷锋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我们需要打造更多接地气的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的载体和品牌,提升服务质量,与群众生活紧密贴合,增加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公益让我找到了幸福

  杨锦:我的爱人就是我在参与一次应急救援时遇到的,做公益让我找到了幸福。我的愿望是,一人的力量渺小,但百人、千人的力量汇聚在一起就是巨大的,人人都能成为志愿者,人人都能掌握救援知识,那就相当于建立起了自己身边的救援队。


  公益让爱互相“感染”

  袁建良:从接受身边的爱心和善意,到在做公益中收获快乐,这是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每一年每一天我们的志愿者队伍在逐渐扩大,从几个人发展到现在的2258名志愿者,服务时长也达到了4万多小时,虽然有时候只是小小的一件事情,但却有着非常广泛的社会传播效应,让大家都感受到了来自社会的善意。例如我们的公益小天使,从小让他们加入到做公益的队伍中,让我们的公益服务从娃娃抓起,让孩子和家长一起参与,就有利于打造温馨的社会环境。


  公益提升了我的生命价值

  吴海良:我从事的公益时间并不长,但公益让我的生命价值得到了提升。比如“关爱抗战老兵”的主题志愿活动,我们常年辗转于绍兴及周边地区,摸排那些年过九旬老兵的基本情况并整理归档,定期为老兵上门理发、打扫卫生等,让我感受到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在助残的过程中,我更加体会到自己拥有健全体魄的幸福。我认为学习雷锋首先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一点一滴影响身边的人,让大家都加入到学雷锋的队伍中来,把每天都当作雷锋日。


  用实际行动让学雷锋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章萍:因为我爱做公益,但工作又很忙碌,所以我的丈夫被我感染,成了我公益事业最坚实的后盾,这就是公益的感染力。我觉得一个人做志愿会让自己的心很暖,一群人做志愿会让这座城市更加有爱。平凡的人做平凡的事,用实际行动让学雷锋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不停地去感染更多人。我们阳光助残大队在几年里一直不间断地组织志愿者开展多种助残关怀行动,志愿者队伍也从80多名扩展到了现在的300多名。因为爱,让素不相识的大家成为了一家人,因为爱,使每一位志愿者在每次活动中全力以赴。

  亲爱的市民朋友们、志愿者朋友:

  1963年3月,毛泽东同志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时代在变,但雷锋精神始终闪耀着夺目的光辉,成为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在3月5日第56个学雷锋日来临之际,为进一步传播“学习雷锋、奉献他人、提升自己”的志愿服务理念,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深化服务企业、服务群众、服务基层“三服务”工作,绍兴市文明办、绍兴晚报联合向全市广大群众发出“让学雷锋做公益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的倡议:

  积极参与志愿服务,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热情参与扶老助残、帮困解难、应急救援、文化惠民等关爱他人志愿服务,积极参与乡村振兴、移风易俗、文明出行、文明引导、文明旅游等关爱社会志愿服务,主动参与垃圾分类、清洁家园、低碳出行等关爱自然志愿服务,在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过程中让更多群众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大力弘扬雷锋精神,争做良好社会风尚的倡导者,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传播者、志愿服务精神的实践者。让学雷锋做公益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在点点滴滴的行动中体会奉献的乐趣,感悟自身的成长。

  倡议书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