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微记录 > 聚焦志愿者 > 粥里,有温度的情怀在
浏览:512|评论:0

粥里,有温度的情怀在

秋天的枫叶

if(picResCount>0){

document.getElementById("picres").style.display="block";

document.write("");

}

粥里,有温度的情怀在

味道是一个人灵魂深处的记忆。很多时候,一口热汤,一碗好粥,能让人记得一辈子。不管走到哪里,这种根植于血脉的滋味和回忆会伴随一生。腊八节的传统习俗就是喝腊八粥。熬一锅热气腾腾的腊八粥,全家人一起围坐着喝,期待新年能更好。

在这寓意美好的日子里,不管寺庙,还是社区、公益组织、爱心市民,长达四五天的忙碌,提前筹备,精心熬制,只为在腊八节端出一碗有温度的粥。

一碗精心熬制的美味粥

“会稽山龙华寺腊八粥义工招募,时间1月12-13日,人数60人。工作内容:熬粥、包装。”就在不久前,会稽山龙华寺发布一条关于腊八粥活动的公告后,不少热心人士积极响应,在微信群里接龙报名。短短几天,便召集了近50人。

记者从会稽山龙华寺了解到,今年龙华寺施粥约1.5万份,施粥点近20个,遍布越城区、柯桥城区以及漓渚、夏履等地。由于施粥数量较大,熬制、分粥等相关工作,都由热心人士报名参与。

“龙华寺2013年开放以来,每年腊八节都会搞活动。”会稽山龙华寺相关人士说,和杭州灵隐寺一样,龙华寺的腊八节活动包括造粥供佛、广施腊八粥等,为了让大家喝上热腾腾的腊八粥,义工师傅往往要提前多天准备,购置各种食材,初七上山连夜熬粥,到了腊八早上6点半又赶赴各施粥点,所有人员都很用心也非常辛苦。

柯桥街道新世纪花园是一个老小区,今年该小区的高阿五等9位热心居民早早地筹备着腊八粥一事。“100斤大米,6斤红枣,6斤莲子……”高阿五说,腊八粥配料各异,不仅要精选材料,熬粥时也有讲究,像红豆、小米之类的食材应提前下锅,期间必须有人看着并定时搅拌,以防黏锅,煮一段时间后放入米,然后再煮,如此熬制的粥才美味好吃。从初七白天开始,小区不少热心居民、保安便开始守着这一锅粥。

一碗用心付出的爱心粥

位于安昌的安康寺同样如此。自2009年以来,安康寺年年施粥,为了让周边民众喝上腊八粥,寺院职工们往往都得通宵忙碌。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杨汛桥、夏履等地的寺庙不管规模大小,几乎都有施粥活动。而一些社区也同样加入到熬粥、施粥的活动中来。

大渡社区共有6000多户居民,人口1.9万人,其中1.2万是新柯桥人,这些人来自五湖四海,在柯桥经商、工作、学习……他们相聚在柯桥。“腊八节,大家一起喝喝粥,特别是新柯桥人,让他们也能感受到柯桥的温暖。”大渡社区负责人张晓鸿说,今年,社区、物业以及一些热心居民早早就在准备了,炉子、大锅、食材……大家张罗着配置各种器具,在初七晚上精心熬上一锅“爱心粥”。

为了让更多人分享到这一碗粥,社区不仅广而告之腊八施粥一事,更是走上街头送粥。“大家可以自己来领粥,而困难家庭、老党员、环卫工人等特殊对象,我们则送粥上门。”张晓鸿说,虽然只是小小一碗粥,背后却凝聚了大家的爱心,也象征着柯桥这座城市的包容和大气。

因为一份情义,爱上一座城市。如果说大渡社区有意将腊八粥熬成一碗情义粥,笛扬社区的腊八粥则是一碗暖心粥。

笛扬社区已连续多年在腊八节当天开展施粥活动。今年,社区、物业等工作人员又一次联合推出了“暖心腊八”活动,不仅施粥近500份,还给环卫工人送上爱心帽子等礼物。一碗粥,一顶帽,虽然只是一份小礼物,却让广大居民、环卫工人感受到了暖暖的爱。

一碗充满情怀的慈善粥

外面的气温很低,但因为粥香,因为爱心,空气里充满了甜蜜的味道。腊八节当天,在柯桥柯水园门口,爱心娘子军公益中心的会员们正在忙碌着。

会员徐敏明因工作较忙,去年一年参与的活动较少。做公益,本来就是随心而行,但徐敏明不这么想,“缺席好几次活动了,心里挺过意不去的。”爱心娘子军原本打算从公账中出资买粥、施粥,徐敏明却一再要求,由她自己掏钱负责买粥。

一碗腊八粥的背后,还牵连着一个个慈善活动。当天早上,爱心娘子军联合“快乐巧手剪纸社”、“相伴老年之家”等多家公益社会组织,推出了暖心的腊八慈善活动。当天,过往居民不仅有粥喝,还可以领春联、义卖剪纸作品等。

“相伴老年之家”的老年书法爱好者虽已白发苍苍,可现场泼墨挥毫的气势十足,老人们用心创作一幅又一幅充满祈福意味的春联,给市民送上一份份新春祝福。“快乐巧手剪纸社”的会员带来了一幅幅精美的剪纸作品,形态各异的“福”字,憨态可掬的年猪,煞是可爱。

活动中最亮眼是来自漓渚镇的智力残疾女孩陈丽兰,作为爱心娘子军结对成员,陈丽兰属于那种关上了门,上帝却为她打开了一扇窗的姑娘。“快乐巧手剪纸社”负责人陈长根意外发现陈丽兰有刻纸天赋,便悉心指导她,让她在刻纸中找到乐趣,并成为了一门“挣钱”的手艺。

“我们连续几年为陈丽兰策划了刻纸作品义卖,义卖的钱全部用作她的结对生活费。”爱心娘子军有关人员告诉记者,为了这次腊八义卖活动,陈丽兰早早准备,并带来了不少作品。

本报记者叶红文沈潇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