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微记录 > 聚焦志愿者 > 提交 河长制:给每条河流一个清澈的承诺
浏览:265|评论:0

提交 河长制:给每条河流一个清澈的承诺

秋天的枫叶

柯桥河湖密布,是一个典型的水乡。改革开放以来,依托丰富的水资源,“酒缸、酱缸、染缸”等传统产业风生水起。然而,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水乡却在黯然失色中……

“小时候,河水是直接可以喝的。污染后,连拖地板都嫌脏。”在安昌古镇住了30多年的孙兴娟,经营着一家香肠店。在她的印象里,日子一天天红火了,但古镇的水却一天天变差了。不过,令她欣喜地是,这些年,古镇的水又慢慢恢复了往日的样子。孙兴娟说,治水很辛苦,要好好保护,给子孙后代留下清澈的河水。“不能图一时爽快,再说有人看着呢。”

从事水利工作38年的孙水龙就是众多“看着的人”之一。担任东小江华舍段河长的他,见证了该河道从“黑臭河”重现往日宽阔清澈美景。

东小江位于钱清、安昌、华舍三地的交界处。几十年来,随着江两岸的日益繁华,不仅生活污水越来越多地流进了江里,沿线工业企业废水也被越来越多地排在了江里。久而久之,东小江华舍段更是一度成为远近闻名的“黑臭河”“垃圾河”。

成为河长以来,孙水龙便把治水的事放在了心上。原本,这段河道沿线共有20家规模化畜禽养殖场、3家渔场、5处小规模畜禽养殖点……这些数据,是孙水龙实地走访得出来的。“如果不搬迁,不治理,永远治不好水。”孙水龙说。

要治水,污染源必须清;要搬迁,养殖户需要安抚。治水先治人心,很长一段时间里,孙水龙都忙着帮华舍街道做养殖户的思想工作。刚开始,养殖户对他冷脸相向,更有甚者,见他来了就直接关门。“这毕竟关系到人家的生计,有情绪在所难免。”他一边继续做养殖户的思想工作,一边努力帮养殖户争取最大利益。

在孙水龙的努力下,街道投资600万元对大西庄、蜀阜村20家生猪养殖户进行了全面搬迁,并在当年完成了棚舍拆除和复耕。辛苦的付出终于换来了成果。当美丽的东小江重现时,大家都竖起了大拇指。“我们是水乡人,治水护水人人有责。”现在,当年把孙水龙拒之门外的养殖户,成了河长制工作的义务宣传员。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自发加入“河长”的队伍。在滨海工业区,绍兴盛鑫印染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傅见林,是环塘河第一批12位轮值“企业河长”之一,为了更好地承担“企业河长”的责任,他在公司内安排了2名环保员24小时巡查河道,一发现问题就会向他汇报;在安昌古镇,组建的“河小二宣传队”和“古镇大妈劝导队”,经常上街对河道洗涤行为进行劝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