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郦曼丽
“到了到了,杨老师,放这里就好,大热天的还让你帮忙拿东西,谢谢。”见到柯桥街道福东社区的“热心肠”杨干娣时,她刚又“顺手帮了人家一个小忙”,原来,同个小区的王大妈从超市回来,拎着一袋米一袋生活用品,汗涔涔地走在路上,路上偶遇了杨干娣,杨大妈二话不说就帮她把米拎到了家门口。
“举手之劳嘛,互帮互助应该的。”退休教师杨干娣笑得很朴实。
一段跨越20年的师生情
“杨老师,秋天快到了,我们挑个晴好的周末去绍兴郊外走走吧。”“杨老师,儿子现在很调皮,想起以前你要管班上那么多小孩,估计很头痛吧,哈哈。”这些都是杨干娣20年前学生发来的微信。
“当时她还是读三年级的小女孩,现在已经是五岁孩子的妈妈了!”杨干娣回忆起往事,原来,该女生的爸爸是诸暨人,妈妈是江西人,小时候父母常年两地分居。当时在鉴湖小学当老师的杨干娣,得知班上这个插班生家里没人管,就将孩子接到了自己家,小到梳头发、做饭、辅导作业,大到看病,就像妈妈一样,事无巨细地把孩子照料得很好。
“后来孩子爸爸来到了柯桥,因为转学的原因,把孩子接走了,临走前一直道谢。”杨干娣说,这段特殊的师生情20年来从未断过,曾经的学生虽已为人母,仍心怀感恩,一直惦念着恩师。
一套贴心的“剃头工具”
“朱大爷,剃头哉!”福东社区里有一名80多岁大爷,叫朱阿茂。因患了帕金森,行动极为不便,从客厅到家门口短短十步路,大爷就要颤颤巍巍走上十分钟,更别提下楼去理发店了。杨干娣平日里素来有帮别人剃头的习惯,听说这事后,拿着一套工具就往朱大爷家赶。
“从2016年底开始,每隔几个月就给大爷去剃头,女儿还给我买了一套专用剃头的工具。”杨干娣说,有防碎发的围裙、摆造型的数字、擦头发的海绵、各种形式的剪刀,还有能剪出不同发型的模具。“这么一来,都可以帮老人小孩剪发剃头了!”杨干娣的“刀工”又快又好又干净,她一“出手”,保准能让人有一个舒服好看的发型,而且,她从来不收一分钱。
一对多才多艺的“社区一宝”
“你听,我家老头子又在屋里吹葫芦丝了。”刚出门没多久,杨干娣就回头指着自家窗子告诉记者,仔细一听,确实有厚重悠扬的乐声传来。
退休教师杨干娣、徐兴法夫妇被称作“社区一宝”,这对多才多艺的老夫妻退休后发挥余热,一个专门教孩子们学书法绘画,一个则是口琴、琵琶、二胡等乐器的一把好手。每年暑假,夫妇俩都会义务为外来民工子女上课。街道里的假日爱心学校年年有杨老师的身影。
“远亲不如近邻。”是他们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逢年过节,邻里总能收到杨干娣一副副写好的春联,徐兴法还会为老年人吹拉弹唱多种乐器,给大家带来许多欢乐。邻里谁家有困难,他们总是第一个伸出援手,社区的居民都说,楼上楼下,不是一家人,胜似一家人。
近日,一场充满温情与欢乐的“夏日送清凉礼谢护城人”与新业态行业人员同秀纳凉晚会...
8月9日下午,在柯桥宝龙广场的幸福蓝海影城内,一场意义非凡的观影活动温情上演。本...
2025年7月30 日,第8号台风“竹节草”强势逼近,柯桥区维持水旱灾害防御Ⅳ级应急响应。...
“奔跑的午餐”是面向夏履镇双叶村叶家山顶老人们的送餐项目。双叶村叶家山自然村是...
7月1日上午,“夏日送清凉礼谢护城人”2025年夏季送清凉系列公益活动启幕。作为柯桥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