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微记录 > 聚焦志愿者 > 如果你想到了他们 他们心里就有一片清凉
浏览:419|评论:0

如果你想到了他们 他们心里就有一片清凉

秋天的枫叶
  23日上午,杨汛桥镇在爱心站举行了“酷暑送凉意”活动,活动现场镇卫生院的爱心志愿者为环卫工人免费测血压,并送上西瓜,藿香正气水、风油精等消暑品。   本报记者 冯娣 摄

  连日来,我区迎来持续高温天气,最高气温突破40℃,但身穿橘黄色工作服的环卫工人却始终活跃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他们辛勤工作,忍受烈日炽烤,他们挥洒汗水,只为维护城市的整洁……

  为了关爱环卫工人,这两天,区环卫处、部分镇街、爱心企业和热心人士也积极行动了起来,通过设立爱心避暑点、爱心茶摊,提供免费消暑物品等方式,给环卫工人送去了社会的关怀,给他们带去了夏日的“清凉”。

  路边清扫和河道保洁都很辛苦 环卫工人用汗水换来城市整洁

  何水文是漓渚镇朱家坞人,从事环卫工作已经8个多年头了,现在主要负责漓渚集镇新街的保洁工作。每天早上5点多,她就要从家里出发,骑20多分钟的自行车赶到集镇。7月25日上午8点多,记者见到何水文时,她已经紧张忙碌了两个多小时,黝黑的脸上挂满了汗珠。

  工作的时候,何水文习惯戴着草帽,并在环卫服里面再穿一件长袖衬衫。何水文解释说,由于长时间暴露在太阳下工作,不穿长袖时,她经常被晒脱了皮,所以穿着长袖虽然热得透不过气,但是比起晒伤要好很多。

  何水文负责的路段在农贸市场附近,清扫工作量相对要大很多。她说,她最怕夏天,夏天天热,垃圾还容易腐烂,又难闻又不好清扫,尤其是这几天气温超过了40℃,即使不扫地,只是巡视一遍自己负责的路段,也会汗流浃背。

  不仅路面,河道保洁工也很是辛苦,“路上还有树荫,河面上却光秃秃的什么都没有,最怕就是没风的时候,那真叫一个热。”华舍街道的一位河道保洁员李阿土说,虽然这几年河道漂浮的垃圾少了,但是夏季是水草、浮萍的生长旺季,因此每天的工作量也不小。每天的衣服常常是湿透后又被烤干,他自带的2升装水壶每天要灌好几次。

  何水文和李阿土只是我区众多环卫工人的一个缩影。入伏以来,我区迎来持续高温天气,此时,被称为“城市美容师”的环卫工人们却仍坚守在工作一线,他们顶着烈日酷暑走街串巷,用辛勤的工作和挥洒的汗水维护着城市的整洁。

  打开门让环卫工人歇歇脚 漓渚镇6家单位设立爱心驿站

  前天上午,在漓渚集镇清扫马路的环卫工人何水文路过瑞丰银行漓渚支行时,看到门口张贴了一个醒目的“环卫爱心驿站”的标志,于是,她和同事走进银行营业大厅,在大厅的一角的座椅上坐下,准备稍作休息再上路工作。

  “只要有环卫爱心驿站标志的单位,环卫工人都可以进去休息。”漓渚镇相关负责人介绍,为缓解环卫工人露天工作的辛苦,日前,漓渚镇对集镇的沿街单位发出了倡议,积极发动他们设立环卫爱心驿站,为环卫工人提供一个可以临时休息的场所。

  倡议发出后,立即引起了众多单位的积极响应,目前,瑞丰银行、农业银行、邮政银行、村镇银行、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等6家单位7个点位已经设立“爱心驿站”。“我们准备了免费的茶水,欢迎环卫工人随时进来坐坐。”瑞丰银行漓渚支行一位负责人说。

  据了解,为了更好地方便群众,6家爱心单位还专门组建了一个爱心微信群。微信群对外开放,所有有爱心的单位随时可以加入这个队伍。“除了在高温天可以有一个避暑解渴的地方,环卫工人今后遇到刮风下雨或者口渴疲倦的时候,也可以到爱心驿站休息停靠。”漓渚镇相关负责人说。

  记者采访了解,除了漓渚镇,近年来,杨汛桥镇等镇街也都纷纷设立了环卫工人爱心驿站,有的乡镇甚至建成了固定场所,环卫工人只要有需要,随时都可以到驿站休息。此外,区环卫处和各镇街环卫站在备足消暑物品、做好防暑工作的同时,纷纷调整了环卫工人的作息时间,将下午上班时间延后了一个小时,确保避开中午最热时段。

  柯桥城区8个休息室 24小时向环卫工人开放

  下午2时许,室外气温将近41℃,柏油马路似乎被烤化了。柯桥城区柯福路环卫工人休息室里一片清凉,几位环卫工人正在舒适地休憩。

  30多平方米的休息室,放着两排白色的长桌和30把绿色的椅子。角落边,一台3匹立式空调“咝咝”地吹着冷气,把休息室吹得清清凉凉。另一个角落,放着一台饮水机和几个电饭煲。

  “中午我们在这空调间吃饭,还可以休息一下。”负责附近路段的环卫工人孙正海说,这几天高温,环卫处已经把他们的工作时间集中到早上和傍晚两个时段,上午10点到下午4点不得上路作业。“我租的房子没有空调很闷热,中午就在这里吃饭休息一下,然后到4点后再去。”孙正海说。

  和孙正海一样的还有环卫工人刘天均,老家重庆的,因为租住的地方没有空调,除了白天在附近休息点歇脚外,晚上他和老乡拿着席子来到柯福路休息室过夜休息。“考虑到很多环卫工人居住条件比较有限,我们休息室晚上也开放,让他们晚上在空调下睡个安稳觉。”环卫巡查人员张富强说,这几天,每天都有四五十名环卫工人到休息室过夜休息,他们还晚上安全巡查,确保环卫工人能休息好。

  据了解,这些环卫工人休息点是柯桥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环卫处从现有的办公用房中“挤出来”或将中转站、公厕用房等环卫用房进行改造而成,每个休息点配备了空调、桌椅、饮水机等设施。除柯福路上的休息点外,还有笛扬路中转站二楼、柯华路中转站、裕民路中转站、兴越路中转站、古溇河中转站、柯南大道卫生院对面、柯岩新风村等8个休息点,给环卫工人提供一个休息的场所。

  苦点热点没关系 但希望得到更多人的理解

  “累点、脏点、苦点没关系,但希望我们的工作能得到大家的理解。”这是记者在采访中,环卫工人说得最多的一句话。不少环卫工人表示,近年来,随着市民素质的普遍提高,环境卫生状况与之前相比已大为改观,但不爱护环境、乱丢垃圾等不文明行为还是存在。最让他们觉得委屈的是,当他们在制止一些不文明行为时,有时还会遭到白眼。

  “我们的工人处理最多的垃圾就是烟头、喝过的奶茶杯、废纸传单,有时候也会遇上难清理的垃圾,比如黏在地上的口香糖、被踩扁的蛋糕、掉在地上的甜筒,这些黏黏的东西,扫帚扫不掉只能用手。”一位环卫站的负责人说,工人在用手收拾垃圾的时候,还常常会发生被碎掉的瓷盆、玻璃杯或者啤酒瓶割伤的事故。

  环卫工人的工作是辛苦的,需要每个人的支持和理解。关爱环卫工人其实我们能做的很多,也很简单:杂物垃圾不乱丢、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嚼过的口香糖、不车窗抛物、不随地大小便、开车遇到他们减速慢行;街边店铺可能的话请允许他们纳凉避暑,给他们一瓶干净的饮用水。这些举手之劳,对环卫工人来说是最贴心的支持。

  本报记者 俞立权 陈丹梅 见习记者 许益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