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微记录 > 聚焦志愿者 > “我们可以等,公婆的病不能等” 好媳妇杨利芳砸锅卖铁举债为公婆治病,并辞去工作专门照顾老人
浏览:282|评论:0

“我们可以等,公婆的病不能等” 好媳妇杨利芳砸锅卖铁举债为公婆治病,并辞去工作专门照顾老人

秋天的枫叶

  本报记者 胡思源 文/摄


  “生活没有过不去的坎,没有绕不过的弯。日子苦也是过一天,甜也是过一天,何不每天都开开心心地过?更何况,最难熬的日子已经过去了,现在我只希望一家人在一起好好地生活。”这是东浦镇行宫山村农家媳妇杨利芳的心声。

  杨利芳是一个普通的家庭主妇,今年41岁的她见人总是乐呵呵的,看不出生活在她身上的重大打击。其实早在6年前,接二连三的事情不断在她家发生——公公生病住院,婆婆患上白血病。

  患难见真情!杨利芳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媳妇对老人无微不至的爱,对于她来说,婆婆与母亲一样看待。2011年9月,杨利芳的婆婆患上了白血病,而就在婆婆患病前几天,杨利芳的公公也正生病住院接受治疗,婆婆的病无疑给这个并不富裕的家庭出了一道更大的难题。

  公公在绍兴的医院住院治疗,婆婆则在杭州的医院,面对两位年老的患者,除了两地奔波辛苦之外,杨利芳还有一个正在读书的孩子。公公婆婆治病要钱、孩子上学要钱;公公婆婆生病需要人照顾,孩子年纪小也需要人照顾……重重压力下,这个家庭临近崩溃的边缘。为了让公公婆婆得到更好的照顾,杨利芳毅然放弃工作,到杭州专门照顾婆婆,而让丈夫在绍兴照顾公公,但这样做,家里不仅断了经济来源,还伴随着大量的支出。杨利芳夫妇决定拿出原本打算用来装修房子的钱,给两个老人治病。但对治疗白血病来说,这点费用无异于杯水车薪。商量之后,杨利芳又卖掉了自家的纺织机,来补贴家用与支付两老的医疗费。

  “我们可以等,但是公公婆婆的病不能等,医疗费不定时缴上,药就会断。”回忆起当时的情形,杨利芳不无感慨地说,最怕的不是疾病,而是人心。家里几乎所有的东西都卖了,去给老人治病,但还是不能缴清医疗费用。从婆婆生病开始,杨利芳除了尽好媳妇的本分,更多时候充当的是女儿的角色。婆婆化疗痛苦的时候她陪着,婆婆大小便不能自理的时候她照顾着,婆婆无聊的时候她耐心地陪着聊聊天……就这样一天天无微不至地侍候婆婆,一转眼就是三年。

  很多人问她:“老人摊上这病,不心烦么?”杨利芳说:“刚开始我也觉得老天对我们不公,但是后来想想,婆婆已经生病了,抱怨太多也没用,好好照顾她,她好好活着就够了。更何况化疗很痛苦,每次看到婆婆那苍白的脸,什么心烦都没有,只有心疼。”

  在杨利芳的影响下,她的孩子也过早地孝顺懂事,空闲时候帮助父母照顾奶奶,陪她聊聊天。如今,杨利芳的公公已经康复回家了,婆婆的病也有了好转,她自己也重新找到了工作。因为婆婆的病仍需有人照顾,杨利芳就找了一份夜班的活,这样白天可以照顾婆婆。杨利芳的丈夫现在是一名火车司机,两个人的收入勉强可以补贴家用。

  杨利芳说,为婆婆治病共花费了30余万元,至今仍有负债,但他们不后悔。百善孝为先,杨利芳的故事成了周围人教育孩子的榜样,她也成为了孝媳的典范。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