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微记录 > 聚焦志愿者 > 她是老人们心里的贴心女儿
浏览:205|评论:0

她是老人们心里的贴心女儿

秋天的枫叶

  本报记者 胡思源 文/摄


  夏履镇敬老院里,每个周日下午,总会有一名梳着马尾辫长相秀气的年轻妇女带着小男孩来到敬老院。她一进大门,敬老院的老人都会围上来争着和她拉家常,大家嘻嘻哈哈无拘无束,每每此时温暖的气息便在大院里弥漫开来。在老人们的心里,她就是他们的贴心女儿。 

  她叫韩银霞,今年45岁的她是夏履镇派出所流管中心一名普通工作人员,也是夏履镇义工协会一名忠实志愿者。就在前不久她被夏履镇评为“身边好人”,近日她又被柯桥区委宣传部、柯桥区志愿者总会授予“十佳优秀志愿者”称号。   

  15年如一日照料老人

  2002年的一天,韩银霞带着她年幼的女儿走进夏履敬老院去看望老人,当时她只有一个简单的想法:通过自身的言行在4岁女儿心里种下一棵孝心。而让她意想不到的是,从此她与夏履镇敬老院的老人们结下了不解之缘。“当时院里只有三四名老人,有一位老人香烟壳里仅有5元钱,而他硬要塞给我女儿,让我十分感动。”韩银霞说。

  此后的15年来,每个周日或逢年过节,只要有空她便会往敬老院跑,送上新鲜水果等,帮老人们整理房间,给老人们做饺子包汤圆,为老人们剪指甲等。老人们的个人卫生普遍不太好,有的老人长年不修剪指甲。平时爱干净的韩银霞不顾难闻的气味坚持给老人们定期修剪指甲。怕老人心里不舒服,韩银霞在为他们修剪指甲时不戴口罩和手套。

  有的老人“赖”上了她

  有名84岁的肢残老人,身高只有80厘米,长期坐在一个特制的木桶里,这名老人是韩银霞照料的重点对象。冬天他需用炭火取暖,虽然目前市场上很难买到木炭,每一个冬季,韩银霞总是四处打听,设法帮助购买木炭。

  这名老人因特殊的身体原因,穿厚重的冬装十分困难,韩银霞带上她儿子的棉袄上门为他穿上,生怕他冬季受冷。可能是照料太细心,有时这名老人还时不时向韩银霞提些小要求,为此不少身边的老人还“吃醋”了。“这名老人对我很是依赖,一周见不上我便会在大门口等上三四个小时,老人说不为别的,就是想看到她。”韩银霞说,这些老人在她心里有很多可爱之处。

  今年春节前,韩银霞动了一次大手术,一连3个月睡床上的她都没能上敬老院看望老人。这下敬老院的老人们急了,一个个在牵挂着她,纷纷上门看望她。那名肢残老人特地购买了东西不顾行走困难,4次上门看望韩银霞。当老人们出现在她面前时,韩银霞感动得直掉眼泪。

  哪里有困难那里就有她

  除了经常照顾敬老院里的老人外,韩银霞还经常自愿带头捐款帮助他人。2011年年底,夏履工业园区,一名贵州籍务工人员因与企业负责人发生工资纠纷进了派出所,他们一家人的生活遇到了困难。韩银霞得知这一情况后,立马从口袋中掏出200元钱给务工者家属。虽然捐的钱不多,而她的一个举动深深感动着派出所全体干警,全所民警踊跃捐款,一下募捐了7900元。 

  因为从事警务工作,韩银霞对各村村民的情况比较熟悉。越王峥村一户村民几年前遇火灾,家里一贫如洗,韩银霞每年多次带一些日常生活用品上门资助。联华村一困难户发生重大变故,韩银霞闻讯后悄悄送上500元钱。哪里有困难,只要她知道,便会出现在那里。

  “刚开始时,家人们对我做点好事不太理解,因为当时我们家经济也不宽裕,但现在家人们没一个不支持我。”韩银霞说,现在她的儿子和女儿也特别有孝心,在公益活动中付出点不算什么,她也因此收获了许多,她说帮助别人的同时也快乐了自己。韩银霞说,她会尽自己的努力一直这样照顾那些老人们,也会尽自己的一份心力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