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伴随着“三五”学雷锋日的到来,柯桥街头涌现很多个新时代的“雷锋”: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的大学生来到附近社区帮居民修电脑,“纺城有家”志愿队为困难群众送上救助金,爱心企业到兴海民工小学捐书…… 有人说,柯桥是一座幸福的城市。因为在这里,一个个个体、一个个组织,不仅仅在学雷锋日才出现,越来越多的柯桥人用自己的双手和行动践行着奉献、友爱、文明的城市精神。 志愿柯桥,践行“学雷锋” 最近,柯桥区首部扶弱助困公益宣传片《困境中的渴望》在众多柯桥人的朋友圈传播。病、残、孤……9户困难家庭各有各的难处,宣传片中一双双渴望的眼睛,勾起了大家的爱意。中国轻纺城“纺城有家”志愿服务队第一时间和柯桥区志愿者总会对接,将援助之手伸向这9户人家,并给予每户2000元的捐赠。 在柯桥,像“纺城有家”志愿服务队这样的团队以及志愿者还有很多。柯桥区有长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专业化、规范化队伍近100支,所有建有文化礼堂的村(居、社区)都有志愿服务站。志愿者从最初由学生、医务人员为主,发展到今天包括机关干部、离退休人员、社区和企业热心人士、专业技术人员等各方爱心人士的共同参与,成为“幸福柯桥·志愿同行”的一支重要力量。 有关数据显示,2016年,柯桥志愿者新增注册人数26321人,截至目前共有注册志愿者78000多人;新建志愿团队524支,已有志愿服务团队1237支;去年全区开展志愿活动750余场,受益人群达20000余人。其中,知名品牌志愿活动——“向阳花开助学行动”结对已达79人,累计救助金额60余万元;“感动柯桥”志愿团队以敬老服务为重点,累计服务老人500余人次;“王大姐医院”志工服务队累计服务2898次,服务时间达10266小时…… 区志愿者总会有关负责人表示,各类志愿活动的蓬勃发展成就了柯桥的城市气质,这不仅是文明城市创建的重要推动力量,更让“幸福柯桥”成为大家的集体感受。 因为这种随处可见的“雷锋精神”,让柯桥走向更美好的明天。3月3日,柯桥区2017年大型公益活动暨优秀志愿者(团体)表彰大会举行。活动现场,所有的赞美和掌声送给了全区优秀志愿者(团体)代表,已坚持多年为敬老院老人亲手缝制棉鞋的纺城老板娘方秋香,经常组织各类爱心活动的“心连心艺术团”团长赵叶军等10位志愿者,以及“爱心娘子军”等5个志愿者团体全部上台亮相,接受表彰。 “雷锋精神”,始终未曾远离 在这个“三五”学雷锋日到来之际,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团委书记王林祥发现:9个二级学院针对学雷锋日,开展了多达40个活动。这些活动极其丰富,包括到敬老院慰问,和团区委联合举办活动,走上街头提供法律咨询、义卖等。 “现在的‘95后’大学生和以前的大学生也不一样了。在过去,学雷锋可能更多在校内、师生之间展开,而现在的大学生很愿意接触社会。”王林祥表示,之江学院迁到柯桥之后,在服务地方、服务社会方面,组织参与了众多活动,这是个好现象。 在他看来,时代在变,学生们的特质在变,而高校立德树人的教育宗旨不变。让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通过学雷锋活动来深入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会奉献、互助、助人的感受,无论对个人还是对社会都大有裨益。 王林祥的观点得到绍兴文理学院社会学教授夏国英的赞同。 夏国英表示,“雷锋精神”可分三方面来理解,首先这是一种与时俱进的先进品质,第二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行动,第三应发挥“螺丝钉”精神。 夏国英认为,“雷锋精神”没有过时,也不会过时。不过在过去很多时候,大家抓住了“为人民服务”和“螺丝钉”精神这两点,而有所忽视第一点。在新时期,他认为弘扬“雷锋精神”也应强调第一点,换句话说,学雷锋的活动形式还是活动内容等都应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另外“螺丝钉”不仅是一种工具,而是一个元件。发扬“雷锋精神”并不应仅仅止于学雷锋日这样特定的日子,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做好自己的分内事、做好身边事,发挥工匠精神,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就是天天学雷锋,每天都是雷锋日。 3月3日下午,在“幸福柯桥,温情水乡”柯桥区2017大型公益活动暨优秀志愿者(团体)表彰大会上,10位区优秀志愿者接受表彰。 ■本报记者 叶红 文 见习记者 徐晔 摄 ■编辑 王争 版式 冬冬 校对 史惠英 |
近日,一场充满温情与欢乐的“夏日送清凉礼谢护城人”与新业态行业人员同秀纳凉晚会...
8月9日下午,在柯桥宝龙广场的幸福蓝海影城内,一场意义非凡的观影活动温情上演。本...
2025年7月30 日,第8号台风“竹节草”强势逼近,柯桥区维持水旱灾害防御Ⅳ级应急响应。...
“奔跑的午餐”是面向夏履镇双叶村叶家山顶老人们的送餐项目。双叶村叶家山自然村是...
7月1日上午,“夏日送清凉礼谢护城人”2025年夏季送清凉系列公益活动启幕。作为柯桥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