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微记录 > 聚焦志愿者 > 全城大爱 温暖柯桥
浏览:462|评论:0

全城大爱 温暖柯桥

秋天的枫叶


  □柯桥日报记者 叶红 文 赵炜 摄

  近日,第五届“浙江慈善奖”举行颁奖活动,素有爱心城市之称的绍兴再次绽放慈善光芒,共有17个组织、个人和项目获得“浙江慈善奖”,获奖数量位居全省第一。在柯桥,也有这样一群人,他们默默付出,不求回报。他们的身影活跃在扶贫帮困、助残敬老、平安建设等各个领域。

  时间:1月4日晚7点

  人物:柯桥街道港越社区居民 应晓红

  事件:一本账本,记录5年关爱

  1月4日晚7点,家住柯桥街道港越社区的应晓红,刚陪丈夫吃完饭,“今天表现不错,掉的饭粒不多,比以前好多了。”这让她十分开心。

  这晚,她暂时不打算穿珠子了。虽然每月两三百元的穿珠子收入也是家里重要经济来源,可应晓红要干另外一件更重要的事。她小心翼翼拿出一本小本子,翻到2016年这一页,细细地算起账来:“64个个人19780元,5个单位5500……” 

  一年一次的“算账”,对应晓红来说,尤为重要。2012年,丈夫叶江突发脑溢血导致中风,突如其来的噩耗让一家四口陷入困境。夫妻双双停工,老公偏瘫看病需要大量费用,两个孩子要上学……各种问题绞在一起,让那时不过35岁的应晓红承受了巨大压力。

  幸运的是,众多好心人、组织,以及政府部门伸出了关爱之手,一笔笔善款点亮了这个陷入黑暗的家庭。正是从那一年起,应晓红开始在“爱心账本”上,把大家的爱和善都记在里面,并记录了满满12页。

  5年过去了,关爱仍在继续。日前,社区干部送上了红十字博爱基金的慰问金;湖塘街道的工作人员上门进行了慰问;叶江的同学也准备前去探望……

  叶江、应晓红一家的故事,恰恰是柯桥不少困难家庭的缩影。在柯桥,无论是本地人还是外地人,在遇到困难时,柯桥人都伸出了关爱之手。平水镇梅园村村民徐龙江突发尿毒症,短短几天,筹到20余万元;外来务工人员柴立河因煤气爆炸,一家五口全部受伤,全城关爱筹集到百万余元,让人感动的是,柴立河一家在各种医药费等开销后,捐出了8万余元作为爱心基金。

时间:1月5日上午10点 

  人物:区爱心娘子军公益中心负责人 施菊英

  事件:帮助智力残疾姑娘陈丽兰义卖剪纸作品

  1月5日上午,施菊英和一帮女性朋友在柯水园组织了一场大型公益活动:现场不但有爱心施粥,更让人关注的是,她们帮助20岁的残疾女孩陈丽兰义卖剪纸作品。

  虽然外面很冷,但所有参与者的心里都暖暖的。当天,陈丽兰的160余幅剪纸作品共义卖得到7000余元善款,其中,2000余元现场清点后交给陈丽兰的父亲陈朱福,剩余的5000元分10个月打给老陈。“我的女儿也能挣钱了!”陈朱福对参与这项义卖活动的所有人道谢。

  “丽兰智力残疾,原本她是一个只能依靠别人生活的女孩子。可现在,她依靠自己的剪纸天赋挣钱,找到了生存的价值和尊严。”施菊英告诉记者,活动当天,来了很多柯桥人,有的是20出头的年轻人,也有白发苍苍的老年人。

  其实,“爱心娘子军”成立才短短2个多月时间,可她们已参与或发起了多个公益项目,赢得一片赞誉。

  不仅仅是“爱心娘子军”,柯桥越来越多的人抱团做公益。记者了解到,目前,全区16个镇(街)分会、20个系统分会,文化志愿服务队、“幸福水乡文明人”宣讲队等专业志愿服务队20支,通过完善“志愿柯桥”注册管理系统和志愿服务信息平台,开展志愿者的招募、注册和志愿服务工作,全区现有注册志愿者78100余名,注册志愿服务团队1230余支,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700余场。

  时间:1月5日晚

  人物:区志愿者总会活动策划部部长 王文娟

  事件:女儿是“义”二代,带动更多人参与公益

  “妈妈,我不是富二代,也不是官二代,但我肯定是义二代!”1月5日晚,王文娟开心地向记者重复着女儿说的话,女儿的心愿让她很欣慰。

  在做公益的圈子里,王文娟是个“名人”。2001年夏天,她第一次在社区参与义务捡拾垃圾,这么多年过去了,她一直忙碌在公益第一线。在她的牵头下,“向阳花开”爱心助学行动已持续多年,50多个困难孩子和爱心人士结对,80多个困难孩子得到资助。今年入冬以后,她又牵头策划了“暖冬系列”爱心活动,志愿者们陆续走进福全、稽东等地,关爱的脚步遍布残疾人庇护中心、敬老院等。

  让王文娟欣慰的是,在她的影响下,女儿小王也是一个非常有爱的人。自从考入浙江大学之后,女儿第一时间加入了学校各种公益类社团,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在女儿的牵线下,前两天,浙江大学青年志愿团还主动和王文娟对接,“阿姨,以后有合适的公益活动请告诉我们,我们一定第一时间过来加入。”同学们的热情,让王文娟非常感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