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本报记者 陈丹梅 昨天上午,柯桥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和柯桥街道办事处联合在笛扬社区启动智能垃圾分类工作,这标志着柯桥街道蓝天华都苑、玲珑小筑、米兰公寓东区、万和丽都等5个小区正式施行二维码智能垃圾分类。其中,蓝天华都苑试行二维码智能垃圾分类已经有一个星期了,情况如何呢? 居民已从不习惯到逐渐适应 昨天上午9点,住在蓝天华都苑11幢的杨文娟打扫好家里的卫生,很熟练地扎好厨房里的绿色垃圾袋,灰色垃圾袋里的生活垃圾也一起整理好,来到楼下的智能垃圾分类箱前,刷一下绿色垃圾袋的二维码,只听见“滴”的一声,餐厨垃圾箱盖自动打开,杨文娟把绿色的垃圾袋投入垃圾箱中,几秒后垃圾箱自动关闭。 “真的非常方便,我们家餐厨垃圾多,一般早上来投一次,傍晚再来投一次,其他垃圾一般就一天一袋。”杨文娟说,至于家里的可回收垃圾很早就养成分类习惯了,废纸、金属什么都单独放开。 在蓝天华都苑小区,配备了一台垃圾袋自助发放机、7台智能垃圾分类专用收集箱,一个可回收垃圾智能回收平台。记者随机采访了一些小区居民,大部分居民对智能垃圾分类还是比较熟悉的,大多申领了二维码智能垃圾分类卡、智能垃圾分类袋,也能按照分类垃圾箱投放袋装垃圾。 “通过社区前期宣传、培训,整个小区试运行一个星期,总体来说居民还是接受智能垃圾分类的,居民环保意识也在提高,垃圾分类人人有责嘛。”蓝天华都苑业委会主任蒋先生表示。 试点工作离不开志愿者的宣传指导 “哎,你这个纸板是属于可回收垃圾,不能丢在餐厨垃圾箱里的。”昨天上午10点多,智能垃圾分类志愿者莫玉根看到一位居民准备把餐巾纸盒、鞋盒投入餐厨垃圾箱时,马上劝说阻止。“我以为只有两个分类垃圾桶,没想到可回收垃圾还在另外一个地方。”该居民说。 “你看,用你这个卡,在这上面扫一下,然后按纸张键,箱子就打开了。”莫玉根教居民先后把两个盒子投入箱内,分别显示各自的重量。“按照这两个纸盒的重量,卡里就有相应的积分了。”莫玉根说。“原来投可回收垃圾还有积分奖励,那下次多投投。”该居民说。 像莫玉根这样的智能垃圾分类志愿者,还有田玉珍、宋菊花、徐彩芹、金兴花等10多人,从上个星期开始,他们每天6点多就来到蓝天华都苑小区,每人负责一组智能分类垃圾箱,遇到不会操作的居民,他们就上前教;一些居民不会操作直接把垃圾袋放在边上,他们就把垃圾分类投入智能分类垃圾箱里。 “一开始一些老年人不太懂,有位老奶奶不认识字,扔垃圾时怎么挖都挖不开箱口,着急死了。”宋菊花说,后来她就带着这位奶奶先到取袋机取了垃圾袋,然后手把手教她如何操作,第二天她就能自己操作了。 每户居民一张智能卡 智能垃圾分类,可以调动居民垃圾分类的积极性。除了蓝天华都苑小区试点二维码垃圾分类外,柯桥城区还有玲珑小筑、米兰公寓东区、万和丽都等5个小区试点二维码智能垃圾分类。 这个二维码智能垃圾分类项目,利用了目前流行的物联网、二维码等技术手段,实现垃圾投放的有源可溯。它主要由三大硬件组成——一台垃圾袋自助发放机、一台智能垃圾分类专用收集箱,还有一个可回收垃圾智能回收平台。 试点小区的每户居民都有一张专属的“智能二维码卡”,居民每月可以凭智能二维码卡去垃圾袋自助发放机上,通过扫描二维码,获得厨余垃圾袋和其他垃圾袋各一卷。居民丢垃圾前,在智能垃圾箱前刷一下“智能二维码卡”或扫一扫垃圾袋上的二维码,对应颜色的垃圾桶门会自动打开。同时,家里如果有可回收垃圾,就可以通过扫描“智能二维码卡”选择纸张、塑料、金属、玻璃,箱门自动打开投入即可。 如果垃圾投放正确,投入可回收垃圾按照重量折算积分计入卡中,到时居民根据积累的积分到社区兑换相应的奖品。 |
近日,一场充满温情与欢乐的“夏日送清凉礼谢护城人”与新业态行业人员同秀纳凉晚会...
8月9日下午,在柯桥宝龙广场的幸福蓝海影城内,一场意义非凡的观影活动温情上演。本...
2025年7月30 日,第8号台风“竹节草”强势逼近,柯桥区维持水旱灾害防御Ⅳ级应急响应。...
“奔跑的午餐”是面向夏履镇双叶村叶家山顶老人们的送餐项目。双叶村叶家山自然村是...
7月1日上午,“夏日送清凉礼谢护城人”2025年夏季送清凉系列公益活动启幕。作为柯桥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