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微记录 > 聚焦志愿者 > 礼让斑马线 机关干部做表率
浏览:275|评论:0

礼让斑马线 机关干部做表率

秋天的枫叶

区国税局的志愿者在兴越路人社局门口的马路上进行劝导。 柯桥日报记者 赵炜  2016.11.05 摄


  现场

  “麻烦停一停,让行人先通过。”昨天傍晚,在柯桥笛扬路中医院门口的斑马线上,一位佩戴红袖套的志愿者正举着红色牌子在劝导一位机动车驾驶员礼让行人。

  连日来,在金柯桥大道、笛扬路、育才路等柯桥城区道路上的20条斑马线上,都活跃着这些红袖套志愿者的身影。

  这些志愿者都是机关单位的党员干部,他们一边劝导驾驶员礼让行人,一边劝导行人文明过马路,同时开展交通法规宣传,成为马路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经过这段时间的集中劝导,明显感觉到斑马线前的车速慢下来了,行人过马路速度快起来了,礼让斑马线的风气正在形成。”前几天,本报记者小俞也参与了“礼让斑马线、文明过马路”的劝导活动,对于当天的体会,他感受颇多。

  小俞进行劝导的地点在兴越路兴越农贸市场门口的斑马线前,该路段两边分别是居民住宅区和农贸市场,往返马路买菜的行人特别多,而马路上过往的车辆也很多。小俞劝导内容很多,如有机动车驾驶员在斑马线前不避让行人的,他会举起写有“礼让斑马线、文明过马路”的红牌子示意,同时,对闯红灯、随意斜穿马路、翻越交通隔离护栏的行为进行制止,有需要时照顾老幼病残孕或有困难的市民安全过马路。

  “平日里,我也是一名私家车司机,经过这次劝导活动,我进一步懂得了换位思考意义,站在行人的角度来要求自己。”小俞说,作为一名党员,不仅应该带头参加劝导活动,平日里更应该身体力行,示范带动身边的人一起行动起来,努力营造“礼让斑马线、文明过马路”的良好氛围。

  据了解,本次“礼让斑马线、文明过马路”的劝导活动是区直机关工委组织的,从10月24日至11月4日,每个工作日上下班高峰,在城区的7条道路的20条斑马线上进行劝导。活动开始以来,已有800多名机关党员干部积极参与。在活动中,机关干部示范带头、文明服务,赢得了市民的广泛称赞。

  “把礼让斑马线当成一种习惯,从我做起,影响身边的人,久而久之,大家都会被影响。”另一位参与劝导活动的机关干部金女士表示。

  此外,区直机关工委还向全体党员干部发放6000份《礼让斑马线文明过马路》小折页,和5000份礼让斑马线车贴标识,要求机关干部把车贴标识张贴在自己的爱车上。首先使广大机关干部成为“礼让斑马线、文明过马路”活动的宣传者、参与者,自觉增强文明意识,自觉遵守“礼让斑马线、文明过马路”的交通规则。

  (本报记者 王思)

  声音

  柯桥交警中队交警杨永刚:路遇斑马线前要减速慢行

  斑马线被称为是“生命线”,根据我国《道路安全交通安全法》规定,机动车经人行横道线时,都应当减速慢行;如果遇到行人正在通过,则应当停车让行。

  为切实让斑马线真正为生命护航,今年以来,交警部门对礼让斑马线加强了宣传和整治。如今,在斑马线前主动礼让行人的司机越来越多,已成为柯桥城市文明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出于交警的职业习惯,在平时开车时,我会更加注意礼让斑马线。遇到斑马线时,不管路上是否有人,我都会减速慢行,确保安全再通过。因为作为一名交通违法行为的监督者和执法者,我有责任和义务在斑马线前起到带头示范的作用。(本报记者 俞立权 整理)

  区政协办公室公务员章立群:礼让应该是一种自觉

  斑马线是司机的“文明线”,更是行人的“安全线”、“生命线”。我们或许经常会听到朋友从大城市旅游回来说,行走在马路上,司机老远就停下来礼让行人。的确,斑马线上行车是否主动礼让行人,一直以来都是群众心中衡量城市与城市之间交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维度。

  随着“礼让斑马线”活动的开展,作为一名交通参与者,我也切实体会到,斑马线前礼让行人的司机越来越多,特别是在彩色斑马线上,礼让行人已经成为大多数司机的一种自觉和习惯。但在一些普通斑马线上,司机不礼让行人、与行人抢道的现象还偶有发生。

  “礼让”,应该是发自内心的一种习惯和道德层面一种自觉。红色斑马线、志愿者劝导员,甚至抓拍、扣分、罚款等都是帮助司机养成这种习惯的手段之一。希望通过一段时间的劝导、引导,文明礼让能真正内化为司机的行为自觉,不再需要督促。与此同时,作为行人,也要做到不乱穿马路,不闯红灯,做到文明交通“礼尚往来”。作为一名机关公务员,我愿意从我做起,做一个文明的交通参与者。

  (本报记者 冯娣)

  区人社局工作人员马弘济:公职人员理应做好表率

  我是一名新任公务员,目前正在学习培训。虽然是公务员队伍新兵,在“礼让斑马线,文明过马路”的专项活动中,我也在努力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前两天,我和其余的同批新任公务员专门上街去引导。大家都非常认真,劝导文明过马路、文明等红灯,文明开车。活动结束后,大家虽累得口干舌燥,但都很开心,因为当天效果还不错。

  对我来说,我平时也是一位驾驶员,所以我开车时尽量要求自己做到“礼让斑马线”。我的想法很简单,“从我做起”是最好的表率。

  当然,我也在周围亲朋好友圈子里多多宣传“文明出行,礼让斑马线”的相关知识。因为这个活动须在全社会形成共识,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所以多带动周围一个人,“礼让斑马线”的效果更好一分吧。

  在我看来,很多时候,公职人员是政策的制定者。既然如此,我们这个群体理应比普通人市民做得更好,这样才能带动更多的市民去执行。今后,我会继续严格要求自己,希望自己能起好表率作用。(本报记者 叶红 整理)

  区审计局工作人员魏建敏:行人也应尊重斑马线

  一段时间来,“礼让斑马线”成为柯桥区的一个热门话题,作为一名机关老党员更要以身作则。作为一名至今未拿出驾照的市民,在斑马线前,我只有一个身份——行人,因此,我以为“文明过马路”才是我需要践行的。

  在路上,我们不难看到,一些机动车抢行斑马线,让过往行人忐忑不安,成为久为人们所诟病的驾驶陋习。但我常在想,尽管机动车驾驶员有着加塞、超速、抢行的陋习,难道身为行人的我们就没有坏习惯了吗?

  在我看来,“礼让斑马线”不仅是对机动车驾驶员的约束,也是对行人的要求。因此,红绿灯口不闯红灯、穿马路必走斑马线、斑马线前快速通过……必要时作为文明志愿者劝导行人文明过马路,这是我作为行人可以践行的。我想,既然将斑马线定义为生命线,那么作为行人的我们也理应给予他应有的尊重。(本报记者 曹梦婕 整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