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微记录 > 聚焦志愿者 > 60岁正是闯的年纪 “银发力量”何以绽新彩?
浏览:27|评论:0

60岁正是闯的年纪 “银发力量”何以绽新彩?

hello |主题由 hello 于 09-09 11:07 更新



最近,一句“60岁正是闯的年纪”的热梗在网上流行起来,也逐渐打破了人们对老龄化的刻板印象,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拒绝被“标签化”,而是选择在退休后积极参与社会服务。

  我区越来越多的银龄人才正以各种形式重返社会服务一线,用积累数十年的经验和智慧继续发光发热。他们中有的重返田间地头指导农业生产,有的深入村社调解矛盾纠纷,有的投身青少年关爱教育呵护下一代,用实际行动诠释“银发浪潮”下的别样精彩。

银龄服务团为三农送“良方”

  白露已过,暑热未消。日前,柯桥区现代农业产业帮扶团的农技专家们来到稽东镇,调研林下经济类项目实施进展,先后走访了绍兴市民华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和柯桥区山高登农场,在田间地头观察当地香榧与蓝莓长势、病虫害发生情况,查看农场枇杷、黄桃的长势,并提出相应建议。

  在柯桥的田间地头、茶园山林、基地大棚,总能看见区现代农业产业帮扶团的身影。据悉,该帮扶团自2021年以来,一直活跃在三农领域的生产一线,目前共11名成员,其中5名为专职人员、6名为技术顾问;5名专职人员平均年龄64岁,退休前也都从事农业生产相关工作。

  一直以来,该帮扶团聚焦“项目助农、技术惠农、情怀兴农”,坚持“扶小、扶新、扶优、扶农民”的原则,指导农业企业立项农技项目,帮助他们完成项目任务,鼓励他们掌握更多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知识,与农业企业一起推广项目新技术、新模式,助推全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今年以来,帮扶团已立项帮扶27个农业项目,其中省、市、区民办农技推广平台资助项目3项,省级创新农作制度项目2项,市级创新农作制度试验示范项目3项,区级创新农作制度试验示范项目19项。

  银龄体育燃动健身热情

  从瑜伽、桥牌、形体健美,到门球、气排球;从宽敞开阔的公园空地,到设施完备的体育空间;从偶尔的浅尝辄止,到每日坚持的乐此不疲;从自发组织的零散队伍,到有组织、有规模的老年体育社团……近年来,柯桥参与体育锻炼的老年人越来越多,运动项目也从传统的健走、下棋、打太极到新潮有趣的桌上冰壶球、飞镖、地掷球等,他们通过体育运动展现对健身的热爱以及对新兴事物的热情,展现出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这背后离不开柯桥区银发体育推广团的努力。

  “让每位老人动起来、乐起来、健康起来,是我们不变的初心。”这正是柯桥区银发体育推广团的目标所在。这支团队成员年龄大都在60岁以上,积极组织、推广老年运动,过去一年,该推广团精心组织31场区级交流与培训活动,总参与人数突破5000人次;一年间,各支队伍组织开展305场次交流培训活动,参与人次超2.8万;大力拓展健身项目,共组织镇街开展608场次交流培训,参与人次超6万。

  与此同时,柯桥区银发体育推广团还通过持续完善组织机制,让各类运动项目在村社深深扎根。截至2024年12月,全区16个镇(街道)中,已有96个三星级以上的浙江省银发体育现代化村(社区)脱颖而出。

  六十岁 再出发

  闯,并非年轻人的专利。“银发族”勇于“闯”的背后,是老年价值观的深刻变革,越来越多“银发族”追求社会参与和自我价值。且银龄人才具有独特优势,数十年的工作经历让他们积累了专业技能,他们经验丰富、群众基础好、社会影响广。

  曾经被称为“驻村老中医”的陶招贵,去年10月荣退后依然活跃在乡村基层一线,陆续担任兰亭街道6个村、安昌街道3个村的驻村导师。他既是调解安昌街道、兰亭街道基层村社家长里短的“老娘舅”,还是“酱富安昌”共富联合体建设的“共富指导员”,利用自己的农村工作经验在乡村治理、共富路上发挥作用。

  2003年从稽东镇中心小学退休后,乡村教师胡茂长选择奔走在对下一代关爱的工作中,资助山区困境儿童的学习、生活。20余年来,他还利用暑期时间先后在平水镇、稽东镇等地筹办假日爱心学校,自掏腰包购买教材和小朋友爱吃的零食,义务为山区孩子们提供作业辅导。

  近年来,柯桥区积极探索“银领赋能”模式,构建了“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老有所用”的基层治理新格局。截至目前,全区已成立天平老干部调解室、徐云水调解工作室、丁宝良工作室等银龄调解工作团队(室)20个,银耀纺都社区志愿服务团队42支,文体艺社团18个,为基层治理增添动能。

  当一簇簇“银龄繁花”在柯桥绽放,证明每个年龄段都可以绽放独特光芒,每个人也都可以在全生命周期中找到自己的价值所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