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微记录 > 聚焦志愿者 > 爱心城市的节奏 柯桥不到10人就有一名义工
浏览:792|评论:0

爱心城市的节奏 柯桥不到10人就有一名义工

秋天的枫叶

图为柯桥区志愿者赴华舍敬老院

图为向阳花开助学走进福全

  柯桥日报记者 陶晓宇


  9月11日下午,柯桥慈善义工金建春来到平水云门寺。当晚,云门寺举办中秋祈福晚会,所有活动均由像金小姐这样的慈善义工共同来完成。

  据了解,柯桥区目前有8万多名像金建春这样的爱心志愿者,而2014年底的统计数据显示,柯桥区有常住人口65万左右,对比发现,爱心志愿者占全区常住人口的10%以上。走近这些爱心公益人士可以发现,大家有一个共同特点:阳光、快乐。志愿者把大部分业余时间奉献给了公益事业,忙却快乐着。他们说,公益事业是对心灵的洗礼,不但能净化心灵,还让身心变得愉悦。

  柯桥有很多公益组织

  王文娟是一名“微动力”志愿者,坚持参与公益慈善志愿活动已有6年多。2013年,柯桥区成立“微动力”志愿服务平台后,她专职从事志愿工作的管理。据她介绍,柯桥区志愿者总会下属有注册登记的志愿者77678人,志愿团队1232支。

  据王文娟介绍,到去年底,柯桥区有“微动力”志愿者5万多名。今年5月,柯桥区志愿者总会成立后,又新增近2万多名志愿者。前段时间,这些志愿者成为“平安柯桥”的主力,被称为“平安志愿者”。近期,这些志愿者又积极投身到“人人讲文明,志愿者先行,全力提升公众满意度”城市文明建设中。

  志愿者从事的公益活动主要分三大类,一类是医院的志愿服务,包括导诊等。当初,王文娟还在企业做两班倒工作时,她常常是晚上上班,白天在医院当志愿者。像这样的医院志愿者,全区共有200多名,集中在柯桥区中医院、市中心医院。

  还有一类是节日及城市重大活动的定期志愿活动。比如春运维护秩序,3月学雷锋,全国助残日的宣传和帮扶,国际志愿者日公益活动,重阳节敬老活动,以及“平安柯桥”“文明柯桥”等主题活动。

  “向阳花开”是柯桥志愿者总会分支“微动力”的一项助贫活动,通过实地走访摸排,“微动力”每年结对10多名贫困学子,并签订合约,长期开展帮扶。

  除了上述志愿者,柯桥还活跃着狮子会、慈善义工协会等多个民间义工队伍,这些义工团队的义工人数加起来逾千人。而还有一部分市民,不挂靠任何团体,仅仅出于个人喜好,也在默默地做义工。据相关业内人士不完全统计,整个柯桥的爱心志愿者总数已突破8万人。

  公益是一种福报

  很多人想不明白,志愿者们牺牲个人的时间,去帮助别人,到底图什么?每次,记者向一些志愿者问及这一问题时,他们的回答如出一辙:参与公益活动是对自己的一种福报,能让自己的身心变得愉悦。

  家住柯桥城区的金建春是一名慈善义工,去年加入绍兴市慈善义工协会下属的欢乐慈爱义工团,并担任秘书长,负责分管柯桥分队。平时,她常常会参加一些公益慈善活动。有时候,还会自己发起一些慈善义卖等活动,用来帮助需要帮助的贫困家庭及学子。金建春说,她所在的义工团如今已有近700人,年龄最大的101岁,最小的年仅4岁。“我不但感谢捐助人,而且还常常感动于我们的支助对象,是他们让我懂得更多,让自己的内心变得更为纯净,更热爱生活。”金小姐说。

  爱心志愿者来自不同的城市和国度,但传递着同样的爱。印度商人尼拉杰是印度籍爱心志愿者中的一员。4年前,一印度籍商人因病需要献血,柯桥百余爱心志愿者挽起了袖子,而此后每年,尼拉杰和诸多印度商人都加入到了爱心志愿者队伍,每年组织无偿献血。

  汪玉明是狮子会鉴湖队的会员,从前,他的业余时间常常被各种各样的应酬占据,而如今,因为参加公益活动,不但大部分应酬推掉,烟酒也戒了,身体各方面也都变好了。他说,谁能不说这不是一种福报呢。

  做公益不分大小贵在坚持

  很多市民常常会有一种观念,好事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大些。这种观念在很多公益人看来,却是错误的。许多资深义工说,爱心不分大小,无私就好,关键是持续,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做好事,是最恰当的。

  谭晨阳是一名“微动力”爱心志愿者。平时双休日,他和儿子常常会去医院帮助导诊;春运期间,他则义务维护春运秩序;院校开学期间,他又成了迎接新生的志愿者。谭晨阳说,个人的力量虽然小,但是众人拾禾火焰高,这么做能让我们这个社会变得更美好,为什么不做呢!

  汪玉明任狮子会鉴湖队队长时,有时候大家发起一项慈善公益活动,身边有一些新加入的志愿者会表示,想一人包揽下所有费用。汪玉明总是劝阻他们,爱心不分大小,不是说只有财大气粗的人才能做公益,而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关键是细水长流,这样才能感召更多的人参与到公益事业中来,让公益的理念传播得更远。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开展公益活动变得更为便捷了,有时甚至只是举手之劳。今年,柯桥区多次发生孩子及老人走失的情况,手机微信上诸多人士对此及时进行转发,帮助相关部门短短几小时内找到了走失者。汪玉明说,公益并非一定要轰轰烈烈,哪怕是转发一条信息,其实也是一种公益。

  做公益需要不断学习

  一些资深义工说,爱心是公益的基础,但要真正做好公益,还需要不断地学习、感悟。

  因为要开展各类公益活动,很多慈善义工每个星期都会坐下来,举行读书会。有时候,大家一起学习探讨支助对象的情况,研究帮扶的方案;有时候,一起学习社会心理学;有时候还学习环保等专业知识。去年,柯桥的一批慈善义工们用自己所学的垃圾分类知识,为绍兴的一些社区居民开展垃圾分类培训。在他们的辅导下,居民们已掌握了一套便捷的垃圾分类方法。

  公益也有许多方法。汪玉明当狮子会鉴湖队队长期间,一年要接100多个求助电话,有时候一天就是好几个。有一次,他弟弟过来求助,希望狮子会能帮助他一个陷入困境的朋友。汪玉明在相关会上提了出来,由大家讨论,最后没有通过,于是,汪玉明个人对求助对象进行帮扶。

  汪玉明说,人是有情感的,但作为一个公益组织,应该是理性的,一定要建立相关的制度,不能想当然,感情用事,这样就很难开展工作。

  如何甄别公益和营销

  很多公益活动的开展,常常和商业活动结合在一起。正因为此,一些不明真相的市民,容易对此产生误解。但是,深入了解后一般都会认识到,公益和商业其实是不矛盾的,是可以并驾齐驱的。

  每次举行大型公益活动为贵州贫困地区募资,爱心志愿者罗建红都会找一些赞助商。前年找的是清咖咖啡馆,去年找的是X次方健身中心。

  罗建红说,“活动的目的是募资,只要能实实在在帮助到贫困学生,对我们来说就成功了。如果没有商家的资助,贵州那些贫困学子的学习环境还将继续艰苦。而至于商家,从公益活动中得到什么样的名利,则不重要。”罗建红所能做的,就是把账务公开,让整个活动变得透明。也正因为如此,每次公益活动,都能吸引许多企业和爱心人士参与。

  汪玉明也认为,商家参与公益活动,能使公益走得更远,感召更多企业参与,是一件好事。但是,作为公益组织,要甄别公益和打着公益旗号的营销之区别。

  有一次,柯桥一企业向狮子会捐衣,但这位企业老总却提出一个额外要求,让狮子会给他开一张与衣服市场价等值的发票,这样企业可以抵充税款。汪玉明说,“他这不是捐衣,我们也不是募衣,而变成帮他卖衣服了,这样的事情我们不能做。”

  本版图片为资料图片

推荐阅读